首页

优美之家论谈

时间:2025-05-23 11:24:31 作者:时政现场说丨龙门石窟:中华文化瑰宝的时代回响 浏览量:49517

  中新网武汉3月22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22日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前,该考古项目曾入选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航拍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熊家岭水坝。(资料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等十余处地点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也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

  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遗址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2015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等单位在此持续开展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考古工作揭露一座屈家岭文化大型礼制性建筑,发现黄土台基和体量巨大、结构清晰、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磉墩”,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

  此外,发现依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要素,集抗旱与防洪、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功能于一体,是迄今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之一,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郑畈水坝剖面。(资料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屈家岭遗址的治水范式,不仅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地关系、社会组织等问题的重要考古依据。屈家岭遗址社会及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多角度、多层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发展高度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是研究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欧盟26国警告以色列不要进攻拉法 呼吁立即停火

4月10日电 据日本富士电视台10日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大学一名60多岁的男性教授被曝在其研究室安装相机偷拍女性下属。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

“帽子”能像“吸铁石”一样不断吸引更多资源,也就形成了闻武提到的“马太效应”——让科研人员拥有科研资源多的更多,相应地,少的更少。

截至2024年3月底沪深股通股票占A股市场市值比重超九成

枪械政策专家表示,在选举季临近时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往往会使公众对枪支的看法产生重大影响。但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公共管理副教授沃伦·埃勒(Warren Eller)表示,围绕枪支的讨论和辩论在很大程度上被党派言论和金钱所掩盖。

作曲家陈致逸全新音乐专辑《幻想乐园Fantasyland》发布

流通效率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一季度消费市场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